一只欢乐猹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28|回复: 0

梁燕事件,不必着急站队:来自一位清醒UP主的文字稿

[复制链接]

24

主题

4

回帖

197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
发表于 2024-3-23 11: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能理解大家看到一个事件就义愤填膺,想要伸张正义的心理,但有时候不该复杂化的事要简单看待,应该复杂化的事不能那么简单看待,梁燕事件目前已经公开的消息只有舅舅的一篇小作文,但是从这篇小作文里面有很多疑点。

第一,审讯的理由是夏令营有问题,审讯的人是市里的教委会,夏令营被盯上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夏令营的主办方和市里的教委会有利益冲突,二是这个夏令营真的有问题。考虑到教委会不是学校的而是市里的,利益冲突这一选项基本不可能,根本无法解释区区一个夏令营,能跟市里有很大的利益冲突,那么很可能这个夏令营本身是有问题的。
第二,引起梁燕剧烈反应的“审讯”,从小作文的内容看,有如下行为:第一,不得透露内容,否则开除党籍;第二,需要提供夏令营其他成员的信息,否则开除党籍,影响考博和就业。
第三,调取聊天记录等私人信息,以此为依据进行审问,如果梁燕说的内容与信息里面的内容不符,就会厉声呵斥。
第四,对梁燕说她参加的夏令营是有问题的。梁燕对证明夏令营没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视,所以有人说夏令营有问题,那么就会让她陷入高度紧张状态。

因为面临开除党籍这一威胁,所以梁燕不敢告诉父母实情,又因为可能会影响考博,小作文中提到了“读博是我外甥女的愿望”,所以最终使得梁燕精神崩溃,服下过量的药物。这里就有一个有意思的点,读博是她的愿望,而只要提供了夏令营其它成员的名单,那么就没事,在自己强烈的愿望和不提供名单之间,梁燕明显是选择了后者,那就说明在她的心里,夏令营的同伴比自己的人生理想更加重要。
出于保护同伴的目的,她没提供这份名单,在夏令营没问题的大前提下有两种可能:
第一,梁燕为了自己的夏令营同伴可以舍弃自己的梦想,然后为了自己的梦想可以舍弃自己本人,同伴的利益>自己的梦想>自己的当前利益,这种情况基本上是被一群同伴给PUA了。
第二种可能,就是如果她提供了名单,名单上的其他人就会被严厉的对待,一个夏令营北市教委会仇恨到这种程度,仅仅参加了夏令营就会被严厉的对待,那么有这样的力气对待学生,为何不针对夏令营的主办人呢?主办人的信息完全已知,如果是有利益冲突,那么几个学生,其中一个一心想要读博的,就能和市教委有如此大得利益冲突,在更多的细节公布之前我是不相信的。
第三,写小作文的舅舅给教委定的罪是“诬告陷害”,可是要满足“诬告”,需要先给受害者编排黑材料,造谣抹黑,然后向外传播,首先审问方是根据所的的真实信息进行的,反而是梁燕不提供名单,所说的信息也和自己的聊天记录有出入,且审讯过程是要求绝对保密的,不存在向外传播,所以对梁燕不构成诬陷。那么诬陷的是谁呢?按照小作文的说法,诬陷的是夏令营。发生这样的事,家属一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自家女儿身上,但是作者却花了大量篇幅说明夏令营没问题, 且要以诬告夏令营的罪名进行上诉,这一点不得不让人感到奇怪。
第四,作者写了这么多,似乎忘了这件事情发生的地点,首都北京,是一个管控最为严格的地点。根据作者的描述,找公安局,公安局也不给立案,如果真的都有问题,那么纪委不可能不介入调查,这个事情就变成了“整座城市的公职机构都是黑暗势力,针对一个纯良的夏令营,甚至对学生又也恨的牙痒痒”,这样的事发生在北京,我个人觉得不太可能。整件事情看下来,就是梁燕因为审讯的过程因为被威胁开除党籍,影响考博和就业,并没有任何人身安全威胁,却要服用过量药物,至少可以肯定,梁燕的心理是完全无法适应社会的。这样一个不太强大的心理,遇上了一个夏令营(假设夏令营的确是散播真善美的地方),然后对夏令营产生了依赖,认为夏令营是拯救内心的地方。以至于当别人告诉她夏令营有问题时,她的内心再一次陷入崩溃状态。她把夏令营看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一般能做到这地步的,已经基本和尊者没区别了。
不过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毕竟信息太少。但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思考能力不能被舆论左右,这篇小作文漏洞百出,事情很可能会反转,在结果没出来之前,保持理智,否则你的愤怒很可能成为被有心之人利用,成为传播谣言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一只欢乐猹 ( 京ICP备2024059294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2516号 )

GMT+8, 2025-4-19 01:47 , Processed in 0.07158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