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胖胖龙 于 2024-8-12 23:17 编辑
其二:
你参加过一个丁小平讲过课的夏令营吗,你觉得是什么样的? - 流浪地球的回答 - 知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0104640/answer/35798837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和相关的同学沟通后,获得对方同意后整理转发部分他作为普通参与者的、关于社团和夏令营的体验。这位同学因为这一次Ly同学的事情在社交软件看到了之前社团同学发布的信息才了解了集体的近况,和答主通过知乎取得了联系。 以第一人称视角描述的正文如下:
十多年前参与过这样的社团,不止夏令营,学校社团、学院路友校小范围组织的秋令营、冬令营、野营也参加过多次。 不评价如何,只描述切身体验。 加入社团的时候是不知道丁这个人的,社团的名称一般是什么学习小组、读书会、读书社、文学社、文学研究社。 社团活动很丰富,晨读、晚练、组织共同讨论学习、观看影视作品。 学长学姐们会关心你在社团的感受,对社团活动的看法。 在社团的时候跟大家一起玩的时候是很快乐的,大家年龄相仿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一起,社团的同学大都是很热情的,也跟着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收获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参加研究生学长们组织的学习讨论是难受的,说是学习讨论,却是有正确答案。鼓励你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不符合正确答案,他们就会给你解释说明。 有一次我觉得研究生学长说的“正确答案”实在是太绝对了,跟他争论起来,学长说“你这是诡辩,你再回去好好想想我说的吧”。 那一次我很气愤,结束后我问我的学长“大家一起讨论,为啥都要看这个研究生学长的鼻孔?”我的学长也答不上来。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疑问的呢,是提出“这个人生哲学的学习材料是哪里的呀,我在网上没有搜到全书出处”,而学长学姐们含糊其辞。 他们说社团的指导老师有很多,而提到丁、学长学姐们会一笔带过。 他们说“丁老师,他是被陷害的”。 由此我知道了一个名字,我也回去做了很多功课。当然我不会把他和我社团的同学朋友混为一谈,我在社团上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和感情。而他只是部分人喜欢的一个老师,我一开始是这样想的。 在夏令营之前我见过他。每次出现都被社团的学长学姐们簇拥着,我当时在后面,我看着也很高兴。像我的学长学姐们一样。 终于,在一个暑假,作为社团活跃分子,我被社团学长极力邀请去参加夏令营,即使我说家长不同意,他也费了多番口舌邀请我去,他很热情,口才也很好,我也一直很信任他。 大家都知道的,去夏令营是不能跟学校跟家长讲100%的。十年前也是这样。 当时还没有那个夏令营公司,就是以北京高校大学生的名义办的。以北京高校大学生的名义去请讲座老师。以名师讲座的噱头的在学校里招人。是不是两头骗我不知道。当时确实都是完全由学生们自己办的活动。 夏令营不完全是在北京上学的大学生,还有在山东、湖南、湖北等多个省份上学的大学生。很多人不是第一次参加,也就是所谓的老营员。还有蜂班的人。没错,就是众所皆知的蜂蜜公司的前身,当然那会儿还没有蜂蜜公司。 插一句,日常活动也包括在校内外卖蜂蜜,经常一下课就去各个摊点帮忙卖蜂蜜。那会儿还没成立蜂蜜公司,也还没开始所谓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就是蜂班的蜜先到香山再到各个学校让我们卖,钱也不知道是谁收的。学长说这是锻炼大家的机会,锻炼大家的胆子和口才。那会儿摆摊总容易被保安管,大家一起再搬着折叠桌和蜂蜜去别的地方摆。 学长说最锻炼人的地方是蜂班,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全国各地追着花期。说有很多社团学长学姐毕业去了蜂班,甚至介绍家里人去蜂班。学长描述的时候一脸向往,我也很向往。 我问学长他毕业后是不是就去蜂班了,学长说他不去。夏令营条件艰苦,但是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在夏令营之前也经常跟社团学长们出去露营、徒步、爬山,我感觉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我个人对此不是很介意。 夏令营一开始是说丁老师不去的。 夏令营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正在夏令营的临时图书馆内找讨论学习时学长提到的一本书。突然外面操场上的人群开始沸腾起来,我出去听了一下,一些老营员喜笑颜开,奔走相告“丁老师可能会来”。他们过一会儿又有人说,丁老师如果来的话可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问我们大家愿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大意如此)(补充:关于风险是什么,这位同学并不清楚,当时也无人说明)。 更多的人欢呼雀跃起来,坚定地说着“愿意!” 还有个投票的过程,就是让大家投票是否同意请丁老师来夏令营。结果自然是毫无疑问的。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我很懵。我只觉得老营员搞的很夸张。因为我确实见到了几个因为丁能过来夏令营而感动到痛哭流涕的人。 至于丁讲了什么,时间太久远,我已记不清楚。只记得他骂人很脏,老营员说他是真性情。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样“真性情”的“学者”。比如说我。 夏令营的日常活动我印象深刻的有班内讨论学习,大家围成一个圈一起。确实有个环节是老营员/各个社团的管理鼓励新营员回到学校后创设同样的社团。 夏令营结束的时候,会强制查看每个人的社交软件和相册。 我没有跟着社团一起走下去,参加社团的活动和参与组织社团的活动占据了我非常多的时间,十分影响我的学业,尤其是在专业课、实验课密集的时候,但是学长依旧希望我承担社团的工作。当我说专业不同,确实课业实在太重的时候,他只说我要学会平衡好社团工作和学习。至于能不能平衡好,怎么平衡好,那不是他的问题了。学长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着集体走更好”“如果对将来的发展感到迷茫,这很正常,不要想那么多,跟着集体走至少不会走错路”。 对了,成为社团活跃分子(承担很多社团活动组织工作)之后,从学长学姐口中知道了更多的关于丁的信息“丁老师是真正的无产阶级”“看一个人要看他的真本事”“丁老师没有身份证”“丁老师因为突出被漂亮国针对”“丁老师因为说真话反贪腐被人迫害”。 退出社团之前,我问学长是为什么要继续跟着集体。 学长说他其实也不了解全部的丁,集体在做的事情是一个尝试,不知道是否会成功,总要有人才会做下去。丁老师说集体是培养未来国家需要的人才,说集体的大家是未来国家的脊梁。 我说大家不久就要陆陆续续毕业工作的。 学长说,集体推荐大家继续考研考博,延长学习时间,也延长在集体的时间。 学长说,做大了以后说不定在集体内就能解决工作、留在北京。 另外一个研究生学长说“我们在做的事情是会写入历史的!” 我当时确实不懂这些,我只担心我继续在社团承担管理工作和日常活动组织,我肯定是要挂科的。所以我放弃了。 学长劝我无果后就迅速将我从社团的各个群各个组踢出了。 刚开始我有点难过,我理解的是学生的学业也很重要,但是这也不至于影响大家私下是朋友,偶尔参加社团的日常活动。 学长说既然不能继续跟着集体一起走下去,集体包括社团后续的一些安排也是不方便我知道的。逐渐我就与社团同学没有了任何来往。
|